4月9日下午,中国中药协会社会药房药学服务与评价专业委员会筹备工作会在浙江乌镇顺利召开。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副局长、中国中药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房书亭研究员,中国中药协会吴宪常务副会长、刘张林执行副会长、王桂华秘书长、赵润怀副秘书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药协会副会长肖伟董事长,中国中药协会呼吸病药物研究专委会主任委员林江涛教授,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原常务副会长武滨教授,以及海南南海健康产业研究院院长曾渝教授、天津中医药大学张俊华副校长、郑文科教授,暨南大学粤港澳大湾区真实世界研究院院长蒋杰教授、广东省中医院临床研究中心主任温泽怀教授,与中国非处方药协会市场营销专委会李耀主任、北京搜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郭亚洲董事长、广盛原中医药有限公司徐胜董事长、甘肃德生堂医药股份有限公司龙岩董事长、健民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汪俊总裁、贵州一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王春雷董事长、山东燕喜堂医药连锁有限公司于志刚董事长、新疆百草堂医药连锁经销有限公司蔡刚董事长等来自连锁药房、学术机构、工业企业的专家和代表齐聚一堂,在线上及现场共同为社会药房药学服务与评价专委会的工作规划和成立筹备出谋划策、贡献智慧。会议由王桂华秘书长、专业委员会筹备组武滨组长主持。
房书亭研究员在致辞中指出,社会药房是我国医疗保障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力量,除了承担药品供应职能,更在医保支付、健康促进、慢病管理、疾病预防与用药安全监测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然而,社会药房的药事管理与药学服务还存在很多问题,迫切需要转型,重塑其在医药服务体系中的战略定位,因此专业委员会的筹备与未来的工作任重道远。同时他提出,在医药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背景下,必须加快推动药学服务能力建设与科学评价体系建立。他特别强调,专业委员会未来的工作要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如社区药师深度介入基层健康管理、用药干预的模式,结合中国特色的中医药资源优势,探索真正能解决“基层药事服务缺位”问题的中国路径。
筹备组组长武滨系统介绍了专委会的设立背景、筹建思路、功能定位和三年工作计划。他提出,专委会将以“开放促合作、以科研促实践、以创新破壁垒”,推动构建“医-店-患”一体化健康服务新生态。未来将重点推进以下任务:开展基于社会药房场景的药品非临床评价研究、推动社会药房药物警戒机制建设、打造连锁专病数据库、组织系列药学能力培训与患教活动、开展行业转型路径研究、推动行业交流发展,并主办“中西融合生态发展大会”等行业品牌活动。
在讨论环节,中国工程院肖伟院士等专家指出,社会药房作为院外健康服务的重要场景,开展基于真实世界的药物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研究在我国仍属空白,应尽快探索适用于药房场景的研究方法、标准与实施路径。这不仅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也能为政策制定提供客观的数据支撑与评价工具。同时,专家们普遍认为,社会药房药师的角色正从“配药者”走向“健康管理者”,这将是一项理念上的系统性变革,虽然推进过程中面临挑战,但对全民健康具有深远守护意义。
最后,吴宪常务副会长在总结讲话中强调,协会计划设立社会药房药学服务与评价专业委员会,不仅仅是为了提升社会药房药学服务能力,推动其从传统销售向综合健康服务转型,更是要推动整个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同时,通过专委会的工作,推动价值中药在社会药房的深入应用,弘扬、并进一步推广中医药在“防、治、康、养”全链条健康体系中的独特优势。未来,应加强社会药房与临床医学、科研、媒体传播等领域的紧密合作,协会也将通过搭建服务平台,整合资源,协调各分支机构间的合作,为社会药房的专业化发展提供支持。
此次筹备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中药协会在推动社会药房转型升级、夯实基层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方面迈出了坚实一步。未来,社会药房药学服务与评价专业委员会将持续探索药房新定位、新研究、新服务与新价值,助力健康中国建设走深走实。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夕照寺街东玖大厦B座3层(中国中药协会)
邮编:100061
联系电话:010-64060498
传真:010-87194990
E-mail:zgzyxh@catcm.org.cn
微信公众号
中国中药协会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0412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