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动态
图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协会动态 > 图文
动植物科学保护与利用及可持续发展论坛在京举行
发布时间:2018年05月28日      来源:中国中药协会      分享:

为扭转当前极端动保主义泛滥的情况,搭建探讨合理合法可持续地利用动植物资源的平台,建立交流科学保护利用理念、切实有效保护措施、规范动物福利做法的长效机制,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中国中药协会、中国皮革协会、中国乐器协会四家全国性行业协会于525日在京共同举办“动植物科学保护与利用及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农业农村部畜牧业司、渔业渔政管理局、自然资源部林业和草原局、国家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主管部门领导莅临会议并指导,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中国畜牧业协会、中国绿化基金会、全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等10多家行业组织负责人,中国科学研究院动物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北林业大学、上海海洋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等院校科研专家以及100多位业界代表参加会议。

 

论坛上,主管部门领导和业界专家分别作“依据《野生动物保护法》保护与利用野生动物”、“坚持道路自信,警惕泛政治化的动物保护宣传”、“保护优先,科学利用”的主题报告以及“药用动植物保护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毛皮动物福利发展”、“鲟鱼保护与产业发展”、“大洋性鲨鱼资源与管理”、“乐器行业动植物保护与科学利用”等方面的专题报告,集中展示我国相关行业在规范发展、科学保护与利用动植物方面的实际工作情况,揭示包括打击熊胆、鱼翅、动物皮毛利用在内的伪动植物保护典型案例背后的真相。

 

同时为长期开展动植物科学保护与利用及可持续的工作,此次论坛上六家行业协会还将成立“动植物科学保护与利用及可持续发展联席会议”,并发表“动植物科学保护和利用与可持续发展宣言”,以科学发展观引导国内动植物利用产业,向社会倡导客观科学、风清气正、真正有利于人类福祉和动植物资源保护的理念,维护行业合法权益,促进动植物得到切实有效的科学保护与利用及可持续发展。

 

 

《动植物科学保护与利用及可持续发展宣言》

 

为了规范和引导相关行业科学保护和利用动植物,主动向社会公众宣传正确、科学的观点,引导公众科学、理性地认识保护和利用的辩证关系,有效应对误导消费者和利用公众感情打击和破坏我国相关产业的行为,促进并实现科学保护与利用动植物资源为人类造福和谐发展。动植物科学保护与利用及可持续发展联席会议各组成单位共同发布《动植物科学保护与利用及可持续发展宣言》:

1. 动植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界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动植物的科学利用伴随着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历程,为人类生存、繁衍和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当今社会,对动植物的保护和利用是应该得到理性对待和尊重的。

2. 不同国家、民族、群体以及个体间存在着认识和观念的差别和差异,而这些差别和差异必然地会反映到各自利用动植物的种类和方式上。提倡在保证动植物持续生存的共识下,尊重各自保护和利用动植物的合法权益。

3、对动植物的科学利用必须是可持续的,必须是在保证动植物持续生存的前提下,创造更充分的文化和物质财富,为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做出贡献。

4. 坚决抵制和打击滥用动植物资源,坚决反对残忍对待动植物个体或群体。无论家养野生,应尽力为其提供符合其生长发育需求的生活条件。

5.主动进行正面宣传,普及科学知识和科学观点,及时消除公众误解;对通过恶意编造、以点概面等方式传播丑化相关行业的负面新闻、图片、视频等行为,我们必须加强警惕并积极应对,及时向国家主管部门汇报并采取适当措施达到以正视听的效果。

6. 各相关行业恪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生物多样性公约》、《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等相关法律法规,积极引导相关行业以及社会公众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推动社会各界在科学保护与利用及可持续发展方面达到最大共识。

我们亦谨此承诺于社会。

 

宣言方:

中国皮革协会            

中国中药协会

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  

中国乐器协会

中国羽绒工业协会         

中国烹饪协会

 

日期:2018525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夕照寺街东玖大厦B座3层(中国中药协会)

邮编:100061

联系电话:010-64060498

传真:010-87194990

E-mail:zgzyxh@catcm.org.cn

微信公众号

中国中药协会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04120号-1

技术支持:中科服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