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6日,中国中药协会中药保护与创新专业委员会在武汉召开成立大会,第五届“中国现代中药产业发展论坛”同时举办。国家科技部原部长朱丽兰,中国中药协会会长房书亭,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副局长李大宁,湖北省政协副主席、湖北省科技厅厅长郭跃进等领导,及来自海内外的300余位业内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共同探讨了大健康时代中药产业发展的新机遇。
中药保护与创新专业委员会将开展保护(行政保护与知识产权保护)方法策略方面的研究,以方法、手段、模式创新为支撑,重点突破知识产权作为中药企业重要资源与竞争力核心要素的关键问题。该委员会将应用全球科技资源及知识产权先进理念推进我中药国际化进程,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为我国卫生保健事业做出新贡献。
中药保护与创新专业委员会主任刘延淮在成立大会上做了《知识经济时代中药保护与创新》的专题演讲。
本届“中国现代中药产业发展论坛”主题为“中药新产品与中医药现代化”,参加论坛的临床医学专家、药学专家、药事管理专家、药品生产企业负责人等,结合中央提出的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要求,围绕中药产业保护与创新、中药新产品与中医药现代化等专题进行了学术交流与讨论。
《知识经济时代中药保护与创新》
——中药保护与创新专业委员会主任刘延淮在成立大会上的发言
大家下午好!非常荣幸有机会在这里跟大家进行交流,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知识经济时代中药保护与创新》。
最近我参加了香山的会议,会提提到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意义重大,是实现幸福中国梦的核心战略。国家已经组织专家形成了一个大的报告,包含国务院促进健康服务业的意见。
但是健康中国战略如何实施,从哪里突破,似乎没见到出台具体措施。
中医药已经保驾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和繁衍,发展中医药事业,是否应该成为大健康中国战略的突破口?
我想能否通过各相关领域的科学家、专家、企业家的论证,提出发展中医药,作为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的突破口。而发展中医药的核心之一是实施中药的保护与创新战略。
全球已进入对传统药和植物药进行立法管理的时代。欧、美、日本、东盟和拉美国家已成为中国中药的主要出口市场。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世界草药市场总额已超过600亿美元,并仍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长。
今后一段时期,国际传统药品(草药)市场将增长至1,000亿美元的销售规模。而我们中医药是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聪明才智,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又是中医药的发源地和中医药的最大生产国,2013年,中药商品进出口额达42.2亿美元,同比增长25.1%。但是,与世界600亿美元的市场份额相比,还是非常小。
现在中医药面临着很多尴尬的局面,目前中药配方在世界范围内几乎是免费大餐。
日本人以张仲景等中国古代医圣的《伤寒论》、《金匮要略》等210多个处方为基础,建立汉方药厂多达200多个,所形成汉方制剂,在国际上获得巨大的市场份额;中国仅占5%,其中大部分中药是以原料药材廉价出口,成药比例不足30%,而且是按食品和保健品种类出口。
迄今,鲜有中药能通过FDA进入西方国家医院处方市场 !
现在我国中医药的知识产权被大量的掠夺,比如说最重要的“六神丸”,日本人在这个基础上研发了“救心丸”,其年销售额超过了1亿美元。由于中国企业没有注册专利,这上亿美元收入就落进日本人的口袋。
中国人发明了青蒿素,没有申请专利就在外国发表论文,反被德国人申请了专利,使我国每年损失2-3亿美元!
我们发表了我们的成果,而钱被外国人赚去了。
同仁堂也有同志来了,这是我们很久以前做的一项调研。韩国人在我们同仁堂牛黄清心丸配方,改变剂型,在世界上十九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申请的专利! 年销售额7000万美元!这是我们非常惨重的损失。
还有比如说大量中药古方验方被外国人注册专利,以色列人向美国申请了“治疗消化性溃疡和痔疮的中药组方”专利,2002年获美国专利权,权利要求涉及口服给药、直肠给药的所有剂型。专利说明书中承认组方源自上海出版的《中华本草》英文版。这意味着,我国出口同类中药在美国市场销售就构成侵权。
日本公司在日本申请了“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专利,明确对以芍药为活性成分的包括加味逍遥散、当归芍药汤、芍药甘草汤、桂枝茯苓丸4个复方进行保护。该公司还以此为优先权申请了PCT国际专利,先后在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欧洲专利局获得授权,全面占领国际市场。
另外北京建生药业,我见到了李先生,只要一提到金龙胶囊就非常的痛苦,他们在88年就用于医院门诊制剂,是治疗白血病非常好的药,但是跨国药业巨头瑞士诺华公司剽窃该药的抗癌秘方,研制出抗癌药“格里维克”,已被美国FDA正式批准进行临床治疗。
随后,瑞士诺华公司还以金龙胶囊侵犯其专利权为由,将北京建生药业告上法庭,令北京建生药业损失20亿美元的国际市场份额。
李先生既没有申请专利,又没有签定协议就可以把自己的样品给人家,结果使得他们在市场上遭受了巨大得损失。该事件被媒体称为“中国最大宗的中药秘方被剽窃事件”。
据统计,我国已有900多种中草药项目被外国公司在海外抢先申请了专利。
如果不加快实施中药知识产权保护战略,加强中医药行业的技术创新,我们将来会为吃自己祖宗留下的“药方”而向外国人交付专利使用费。
还有一件值得痛心的事情,就是德国拜耳布局中药产业,36亿人民币吞并滇虹药业,2014年2月27日下午四点,德国时间早上九点,德国拜耳正式宣布完成收购滇虹药业全部股权,并称预计将在2014年下半年完成此交易。交易额36亿!
这是继2008年拜耳以12亿元的代价并购著名感冒药品牌“白加黑”之后的第二个大招,也是去年桂龙卖出后,外资又一起对国内OTC药企的收购。
滇虹为什么要卖?为什么要卖给拜耳?家族式企业出售的原因往往出于内部管理问题。OTC药企的产品研发后续乏力,现有产品线让主事人看不到未来。滇虹可能考虑在目前现金流比较充裕的情况下,会有比较好的并购价格和机会。
那么拜耳为什么要买滇虹?这桩交易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外资药企在战略并购时往往不计代价,为了OTC药企的渠道可以付出很高的溢价。此外,药企管理层会更欢迎外资药企的控股。
拜耳不是第一次购买中国的OTC品牌药企。2008年,拜耳以12.64亿元价格收购包括“白加黑”在内的东盛科技、启东盖天力制药止咳及抗感冒类西药非处方药业务及相关资产。从“白加黑”到“康王”,此次并购主导方为拜耳全球,而非中国区,拜耳对于滇虹在中药领域的专长感兴趣。
德国拜耳在植物药领域的储备丰富,合理推测:拜耳籍此役希望在中药领域攻城掠地。随着外资药企加入战局,国内中药领域和OTC市场均会加速竞争的优胜劣汰。
那么下一次被并购的OTC药企会是谁?
近年来,国内OTC药企举步维艰,增长缓慢,我们已经步入OTC的坏时代。因此持着重金敲门的外资企业会成为OTC药企们欢迎的一个选择。
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个坏时代,对于药企之间的并购而言可能是一个好时机。业内人士认为:感康、千金、万通,可能会是下一个标的。
中药的保护与创新迫于眉睫,中医药作为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有着重要意义。
中药作为我国大健康产业的核心发展因素,在未来将取得长足发展,将吸引众多企业和资本的进入。
随着中药产业的发展,对中药的保护与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大和多次的讲话中,对中药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他说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
促进中西医结合及中医药在海外发展,推动更多中国生产的医药产品进入国际市场。
对我们中医药寄托着巨大的希望。因为中医药是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先行者,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中医药在发展全民健康中的作用。
发展中医药需要立足国学走向科学,要加大中医药走出去的步伐,中医药走向世界要从过去的民间地位逐渐步入主流,要加强中医药在医改中的作用,否则中国医改难以完成,并且要加强中医药在传染病防治中的作用,有效降低了病死率。
加强中医药继承保护和创新的主要对策主要是以下几点:
对于中医医疗中具有核心价值的中药复方申请专利,并进行技术秘密保护;
对于中草药采用地理标志保护;
对中草药新品种提供植物新品种保护;
在加强中医药继承保护的同时,重视科技创新。
这些措施将有利于促进中医药的健康发展。
在中国中药协会的大力支持下,中药保护与创新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了。迅速建立中医药保护和创新体系,提升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加强中医药国际化知识产权保护战略研究,加强中医药知识产权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加强中医药知识产权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加强中医药事业的集中管理。
中药保护与创新专业委员会宗旨,今天上午都已经做了介绍,这里不多说了。我们的职责里和工作有关,这里说明一下,比如说“保护”服务的细分:
—基于中药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的技术咨询与法律服务
—基于中药保护方法和策略的信息情报支持服务
—基于中医药保护的文化传播与国际交流服务
“创新”服务的细分定位:
—基于信息资源数据挖掘的中药创新服务
—基于医院制剂与民间验方深度开发的中药创新服务
—基于信息化手段等新型技术的中药创新服务
这里有专利信息的重要价值,有效利用专利信息,节约研发成本,提高创新效率,降低侵权风险,增强战略决策能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通过专利检索,借鉴他人技术,开展技术创新,创造新价值。也可以发现他人利用我们的传统医药知识申请专利并获利的情况,采取措施保护我们的权益。
例如,通过专利检索,我们发现韩国人利用同仁堂的牛黄清心丸配方,研制牛黄清新液并申请了多国专利,获得巨大利益。国家知识产权局据此驳回了韩国人在中国的专利申请。
中药专利的价值方面,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成果的市场转化和推广,必须以专利为载体,专利也逐步成为科研成果的重要产出形式。
中药专利是保护我国传统医药知识产权、拓展世界医药市场的有效手段。
今年有三个重要项目进入美国FDA三期:复方丹参滴丸,血脂康胶囊,扶正化瘀片。 这些中药都是有专利保护的,否则无法进入国际市场。
我们通过专利信息的查询,可以帮助我们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进行创新,极大的节省人力物力资金和时间的浪费,避免侵权损失。现在我们可以看大量的专利文献,形成了一个非常好的信息资源,丰富专利年限的查询,我们可以获得很多对全世界在技术创新领域里的一些借鉴。
为了充分有效的利用这些信息资源,为我国中医药保护,2013年12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传统药物专利信息资源重点研究室”正式挂牌成立。
我们的宗旨是:推动传统药物专利数据的收集和有效利用,增强我国在专业化传统药物专利数据库、软件工具、以及咨询服务方面的建设,为中药产业发展提供新型驱动力。
成立半年来完成的工作,发行东方灵盾《专利快报》,及时发布传统药物专利中最新创新技术新闻和动态。
在《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杂志开设“专利信息资源研究”专栏,发表论文十余篇。
建设中医药国际网,开展对社会的中医药信息服务。
指导思想:以服务带动研究,为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提供切实有效的信息支持。
针对中医药企业和科研机构的专利服务整体解决方案,专利检索,专利分析,专利申请,专利推送,专利数据库,专利翻译。
并且传统药物专利系列分析服务,重点研究室从今年开始进行系列专题研究,旨在建立一套完整的专利分析方法,包括大宗药物系列,重要疾病系列,大型药企系列,所有的论文均发表在《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的专利资源研究专栏中。
国内外药物市场竞争激烈,新药研发投入巨大。如果因情报不通而造成重复研究,不仅会造成巨大的人力、物力、资金和时间的重大损失,而且有可能造成侵权的大量资金赔偿及名誉损失。
医药产业对专利保护的要求和需求高于其他行业。因此,新药研发需要专业化的信息查询。
专利是新药成果的商业价值载体,中药专利,作为一种具有高技术含量和高时效性的科技文献,对药企的产品研发和战略布局都有重要意义。
世界传统药物专利数据库隶属传统药物专利重点研究室,可以为天然药物和中药的药物研究、药物设计、药物应用、市场开拓和传统药物的知识产权保护发挥重要作用。
《世界传统药物专利数据库》中,中医药科研人员的最佳专利检索工具,收集了1985年以来世界上23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天然药物及其提取物的专利信息,是世界上收录天然药物最全的专利数据库,涉及中、英、日、法、德、俄、韩、西班牙8种语言,包含31多万条深度加工标引的专利数据,60多万条同族专利,30多万条法律状态信息。
解决中药专利检索的难题,比如说专有名词表达方式的多样性,化学结构难以检索,方剂信息不能单独检索等等。中药名称的多样性表达,比如说三七有55种教法,若同义词收集不全,就会漏检。非但如此,名称中含有“三七”,但又不是三七的中药也很多,如果用“三七”检索,会检出大量不是三七的文献。
对天然药物、中药材信息的专业化检索方法可解决漏检和误检的问题。通过天然药物登记号,跨库检索实现查全。
我们可以通过天然药物检索,检索丹参的天然药物登记号,还可以对天然药物登记号进行检索,还可以限制成它的种植方法,可以在查全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收缩检索的包围圈。
天然药物里有很多的天然活性成分,三七素有很多的简称,把所有的化学物质信息登记到里面,形成一个化学物质登记数据库,并且形成专利文献数据库,还有唯一的代码系统去检索,可以把它的唯一登记号,再用一个提取方法来编码,限制起来就是非常好的检索。
同时从这里可以看出我们还有扩展检索,比如说我们要检索老年痴呆症,就可以扩展检索,对化学结构信息无法检索,在天然药物和中药的世界专利文献中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大量化学结构关键信息,在未经深加工的数据库中,这类信息的查询是100%漏检。
族性化学结构数据库,大量存在的族性结构。在花瓣中绘制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式,进行确定结构检索。绘制需要检索的化学结构片断,进行子结构检索。
还有方剂检索,用户可以自己设定常用药材表,限定方剂中包含的中草药的数量,输入方剂包含的药材名称,限定治疗作用,方剂检索结果。
《世界传统药物专利数据库》已经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政府正式采购,并应用于专利审查员的专利审查和对外服务。在国知局对专利审查圆进行WTM应用培训。
2012年7月在新加坡举行中国东盟十国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作为中方特约发言人在会上介绍“世界传统药物专利数据库”得到了高度的评价。
用数据挖掘的方法进行中药组方设计,充分利用专利文献中的信息资源,结合现代信息学方法,提供一种高效率低成本研发复方新药的新途径。
该成果获得科技部重大的新药创制专项经费,已经完成临床前研究,希望这种高效率低成本的药物设计方法,能够为我国只要产业从高产出制造到高效益创造的跨越式发展做出贡献。
基于源头创新的中药孵化基地建设,该项目旨在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在心血管疾病、皮肤病等疾病领域,为重要新药设计走出一条多块好省的创新捷径。科技部十二五药物创新重大专项,就是基于源头创新的中药孵化基地建设。
课题成果产出专利的情况,申请发明了专利11项,执行期内获得授权3项,2014年获得授权3项。
世界天然药物大典和世界天然药物全息登记数据库,目前,在天然药物登记数据库中收录世界各国的天然药物数据达1.9万余种,正再继续收集世界各国天然药物资源信息,建设世界天然药物大典和世界天然药物全息登记数据库,为传统药物创新和国际合作提供更好的工具。
我们中医药国际网,正在优化,即将上线,敬请期待。
我们的目标是打造国际化的中医药综合性网络平台,使其成为国内外中医药展示、交流、服务、贸易的网络平台。
宗旨是发扬中华民族的包容精神,传播传统文化精髓,倡导中医济世理念,整合优秀的中医药资源和传统文化,以文载医,以医载道,架起世界人民通向身心灵健康的桥梁。
它具有五大主要板块,传统文化,中医中药,医药信息,具有辅助机器翻译系统的国际交流平台,世界传统药物专利数据库。
下面是我们东方灵盾公司,是国内唯一从事多种语种专利信息深加工的专业化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机构。承担了很多科技部的项目和地方政府项目,为广大的中小企业做了很多的服务,我们非常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我们继续把我们的数据库和信息平台做好,为我们整个中医药的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
知识经济时代,以专利为代表的无形资产日益成为医药企业重要的资产,对专利资源的利用水平成为影响医药研发创新水平的重要因素,我们将通过专业的数据库、信息平台、数据挖掘工具等手段,为国内外医药企业、研发机构、商贸机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政府决策机构等,提供全防伪专业化的专利数据支持和咨询服务,为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为我国中医药走出过门走向世界作出新的贡献!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夕照寺街东玖大厦B座3层(中国中药协会)
邮编:100061
联系电话:010-64060498
传真:010-87194990
E-mail:zgzyxh@catcm.org.cn
微信公众号
中国中药协会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04120号-1